推动新型工业化:筑牢实体经济根基,迈向制造强国
元描述: 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决定,解析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关于发展制造业、数字经济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方面的关键举措,为读者提供对中国工业发展方向的清晰解读。
引言: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明确提出要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,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等作出明确要求。 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、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,中国如何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筑牢实体经济根基,迈向制造强国,成为关注焦点。
新型工业化:实体经济的基石
新型工业化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,是实现高质量发展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路径。它意味着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,以数字化转型为方向,以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为保障,以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,构建更加高效、安全、可持续的现代工业体系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,就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大部署,以及如何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,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等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,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参考。
坚持制造业立国之本,打造坚韧的实体经济根基
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,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。全会提出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,正是基于对制造业发展阶段性特征、外部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。
如何理解这一部署的重要意义?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采取哪些措施?
金壮龙部长指出,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,是推进新型工业化、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的内在要求。他强调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发力:
1.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: 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,以数智技术、绿色技术为手段,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。
2. 巩固提升优势产业: 聚焦轨道交通装备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、光伏、锂电池等领域,加强创新政策供给,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,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。
3.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: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,制定壮大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计划,推动技术创新、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,打造生物制造、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。
4.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: 重点围绕未来制造、未来信息、未来材料等方向,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、6G、原子级制造等新领域新赛道,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,发展壮大瞪羚企业、独角兽企业,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。
这些举措将为中国制造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,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,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,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的根基。
拥抱数字机遇,拓展产业新空间
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,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。 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,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,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下一步将如何推进落实?
金壮龙部长表示,将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、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,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。
1.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: 通过“点、线、面”的推进方式,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,打造数字园区、智慧集群,加快构建数字化制造体系。
2.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: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,夯实算力、算法、数据等技术底座,培育若干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,大力发展智能产品,促进家电、手机等消费终端向强智能升级。
3.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: 聚焦集成电路、工业软件、卫星互联网等领域,培育造就一批生态主导型企业,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。
4. 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: 持续推进5G、千兆光网、移动物联网、IPv6等规模部署和应用,加快工业互联网体系化发展,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,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建设,优化开源发展环境。
通过以上举措,将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,释放数字经济的巨大潜力,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空间。
牢牢把握主动权,构建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
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。全会提出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,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,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如何理解和把握“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”?着力点有哪些?
金壮龙部长指出,要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:
1. 健全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的体制机制: 围绕集成电路、工业母机、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,一链一策,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,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,促进创新产品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。
2.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: 抓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实施,构建高水平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,建设一批中试验证平台,发展高科技、实现产业化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。
3. 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: 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,增强上下游企业协同监测和应对能力,建设安全可控的原材料产业链,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。
4. 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: 完善促进产业转移的政策体系,深化东中西部产业协作,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。
通过这些举措,将有效降低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风险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,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。
培育专精特新企业,激发中小企业活力
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。全会提出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,强调要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,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?
金壮龙部长强调将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、发展和帮扶并举,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,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1. 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: 发挥“小巨人”企业引领作用,协同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,完善“选种、育苗、培优”全周期培育体系,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强链补链,分级分类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。
2. 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: 力争到2027年实现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,让更多中小企业敢转、会转、转得好。
3. 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: 建好用好全国中小企业服务“一张网”,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,扎实建设中小企业海外服务体系,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,完善与企业的常态化交流机制。
4. 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: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,支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打造新动能、攻坚新技术、开发新产品,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。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作用,带动社会资本投早、投小、投专精特新。优化金融精准支持机制,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好专精特新专板。完善引才育才留才机制,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引进各类人才。
通过这些举措,将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,激发中小企业活力,推动中小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。
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要素:
1. 科技创新: 科技创新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,要加强基础研究,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。
2. 数字化转型: 数字化转型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方向,要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,发展数字产业,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
3.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: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保障,要健全产业链供应链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,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4. 绿色低碳发展: 绿色低碳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目标,要推动绿色制造、循环经济发展,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。
常见问题解答
1. 推动新型工业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有何重要意义?
推动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路径,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。它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,提升产业竞争力,增强经济韧性。
2. 如何理解“制造业合理比重”这一概念?
“制造业合理比重”指的是在保持制造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,优化制造业结构,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,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。
3.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有哪些?
具体举措包括: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、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等。
4. 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?
要健全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的体制机制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、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、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等。
5. 如何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?
要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、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、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、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等。
6. 新型工业化发展面临哪些挑战?
新型工业化发展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、产业基础薄弱、数字化转型程度不高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等挑战。
结语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,为中国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。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积极贯彻落实全会精神,坚持制造业立国之本,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,筑牢实体经济根基,努力实现制造强国目标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。 未来,中国工业发展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、数字化转型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,以及绿色低碳发展,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,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。